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看点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真正遇到了问题时,解决的手段又是否正确呢?1999年上映的电影《第六感》中,一位儿童家庭心理学者麦尔康在不断坚持下最终打开了患者柯尔的心理防线。治疗的过程并非简单,但恰恰提醒了众多家长,很多时候父母需要用心去体会,去促成与孩子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够陪伴他们攻克难关。

前几天和闺蜜们聚会,一聊起孩子都有点头疼:

 

“我家孩子上课常常开小差,作业屡屡犯错,批评了多少次都不改。”

 

“我女儿也是,学习不专心,还经常胡思乱想,我感觉她好像有心事,可越追问她就越躲避。”

 

“说到这个,J x S 5 0我儿子更气人,在家总是一声不吭,从来不主动交流,有时被逼问多了还冲我发脾气。”

……

 

她们都不约而同地陷入一个艰难的境地——

越想解决问题,问题反而越严重。

 

在我看来,这种恶性循环都源自一个原因:

用成人自我去看待孩子的问题。

 

根据人的不同状态,可以分为“成人自我”和“儿童自我”

前者代表着理性与权威;后者代表着信任与探索。

很多时候,我们运用成人自我,非但解决不了儿童问题,反而还会使问题不断升级;而当转化成儿童自我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电影《第六感》中的麦肯医生便是如此。

 

他在治疗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i N k儿童”时,曾一度陷入绝望的境地;直到后来转换成儿童自我,Z f m Z才让问题得以解决。

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麦肯是一名优秀的儿童心理医生,多年来他成功地治愈了许多孩子,深受大家的认可。

 

然而,一天晚上,他10年前的一个病人文森闯进他家里,打了他一枪,然后自杀。

 

他想起当时把文森诊断为普通情绪障碍后,就没有继续跟踪治疗了,所以并不知晓文森后来的情况一直在恶化。

 

由于自己的失误而促成的这场悲剧,成了麦肯心中挥之不去的一道坎。

 

一年之后,他遇到9岁的柯尔——一个跟文森有相同经历和症状的小男孩。

 

这次他下决心,一定要帮助柯尔走出困境。

 

在两人相处中,他先后透过两种不同的自我状态,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开始,作为一名成熟的职业心理医生,他显得专业又冷静。

 

在他看来,柯尔的问题属于父母离异而引发的心理创伤` 6 [ 4 N和情绪障碍——

 

心里有事、极度焦虑;内心封闭、经常撒谎。

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根据这个预设,他运用自己的职业技巧与柯尔建立链接,给柯尔变魔术,逗他开心,并鼓励他多说话。

 

慢慢地,麦肯取得了柯尔的信任,并听到柯尔透露越来越多的秘密。? I M ~ 5 Q

 

有一天柯尔告诉他:

 

“我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四处游荡的死人鬼魂”。

 

麦肯心中一下子就有了答案,他把柯尔诊断为1 g m H I / r I幻想症和精神分裂症,并决定把这个超出自己治疗范围的案例转介出去。

 

这个决定让柯尔陷入了更深的痛苦,让他的情绪更加恶化,但麦肯依旧保持着成人的理性和客观,坚持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直到一个偶然的意外,促成了麦肯的转变,事情也出现了新的转机。

 

一天晚上,麦肯播放之前文森的录音,隐隐约约听到当时自己短暂离开后,文森曾发出惊恐的哀嚎,这份恐惧跟柯尔一模一样[ @ 9 3

 

他突然意识到,柯尔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是真实存在的。

 

于是,他决定放下成人的4 X d n $ E预判,并切换成热爱冒险与探索的儿童状态,重新回到柯尔身边。

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他知道柯尔一直害怕鬼魂,所以想先陪伴他克服这个恐惧。

 

他鼓励柯尔主动倾听鬼魂的诉说,问问它们来找自己的原因。

 

最后根据一个女孩鬼魂的指示,他陪着柯尔来到葬礼现场,揭发了女孩被继母下毒残害的真相,帮达成女孩未完成的心愿。

 

至此,柯尔的情绪问题有了很大的好转。他还是可以见到鬼魂,但不那么恐惧,也因此能和鬼魂和平相处,让自己的生活回归正常。

 

而在影片最后,导演设置了一个悬念:其实麦肯在一年前就已经被文森一枪杀死了。

原来这是麦肯生前未X u o f达成的心愿,促使他变成鬼魂,找到柯尔,通过帮助柯尔去弥补自己曾经的失误。曾经,他运用成人自我进行判断和选择,无意间伤害了文森,也差点把柯尔推向了绝望的深渊;后来,他转换到儿童自我,相信柯尔,并陪伴他去克服难关,问题终于迎刃而解。可见,转换到儿童自我是打开孩子心防、促成沟通的钥匙,也是解决儿童问题的前提。

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虽然影片里对鬼魂的设定是脱离现实的,但是,影片里的柯尔,却真实演绎了许多孩子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困境——

有心事,却不敢倾诉;有恐惧,却无人理解;终日惶惶,不知所措。

其实,许多孩子都会经常做出一些大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或举动,背后的情感却很少被倾听。

相反,父母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在心里把这些行为! + M 1赋予消极的定义,并c – L 1 7 Q自动地把它们定义成问题$ v + 5。于是迫切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纠正,让孩子变成一个乖巧、正常的好孩子。而结果往往是:

越纠正,问题却越严重。

比如影片中柯尔的妈妈。一方面,她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单身母亲,尽力压抑自己的焦虑,努力给柯尔营造出一种轻k + . K松有爱的成长环境——她经常保持微笑,并主动与柯尔分享自己工作中快乐有趣的故事U P ` 3 a b – g。然而另一方面,她又会忍不住去怀疑和否定柯尔的行为,并不由自主地对他表现出失望和担忧。因为她一直处于成人状态,面对着“哪里都是问题”的儿子,她根本没办法真的放松。

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同时,孩子是敏感的。

 

柯尔也感受不到妈妈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接纳,他感到深深的不安——

 

他害怕自己看见鬼魂的事情会吓到妈妈,会让妈妈把自己视为怪胎,从而遗弃自己。H _ c

 

所以,他不仅要压抑自己对鬼魂的恐惧,还要想方设法安抚妈妈的情绪,哄妈妈开心。

 

于是,他选择了撒谎。

 

比如,他隐瞒了自己在学n ( 6 { & – y }校被鬼魂吓到,并在历史课出了糗的事实,欺骗妈妈说自己体育课踢足球第一个成功射门了。

 

然而,小孩的谎言总是漏洞百出、很容易被大人识破。

 

因此,柯尔一直都是妈妈心中的“问题孩子”。

 

结果,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恶化。

 

同样,我身边一位妈妈F也曾有过类似的问题。所幸,她及时进行了反思。之前,她的女儿在辅导班上课很不专心,经常“元神出窍”,做作业很敷衍,成绩也越来越差。为了纠正女儿,F伤透了脑筋。可无论她怎么批评和责罚,都没有用。直到有一天,女儿不经意的一个问题,让她陷入了沉思。女儿问她:“妈妈,为什么大人周末可以躺在家里看电视,而小孩却要继续~ R l z 8 ( &上课呢?这不公平呢。”F愣了一下,脑子里不由自主地蹦出两个字:是啊。突然之间,她仿佛有点理解女儿。她想起自己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周末可以放下功课,| % ^痛痛快快地跟小伙伴玩一整天。 t D ~ O包括现在的a a 8 6 ? n Y Y己,最大的盼头也是周末可以放下工作,好好放松,因此很反感周末加班。想象一下,如果周末还被上司盯着去工作,她估计会立马辞职。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她越要求女儿马不停蹄地学习,女儿的成绩就越不好。

因为这些要求给了女儿巨大的压力,让女儿越来越无法集中注意力,也无法享受学习。

 

想到这里,她终于发现,自己才是真正需要转变的人。

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那么,该怎么做呢?

 

痛定思痛,F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

 

那个周末,她卸下所有的负担,根据女儿的意愿,两人一起去游乐场痛痛快快地玩了两天。

 

之后,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她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去苛责女儿,而是2 ^ M r V k更多地透过儿童自我,去认同孩子。

 

如此一来,女儿的心理负担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学习态度也开始好转。

 

之前,她弱小的肩膀需要同时承载两份沉甸甸的负担——来自学习的压力和来自妈妈的苛责,导致不堪重负,无法专心学习;

 

现在,有了妈妈的理解与支持,她的心里多了一份力量的支撑,可以专心致志地享受学习,并全力以赴地攻克难关了。

 

后来,她的成绩慢慢取得进步,也不再需要每个周末都去补习班了。

 

通过F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当父母停留在成人状态去定义和处理孩子的问题时,往往容易让问题恶化,因为孩子微薄的力量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成人世界的标准。

 

只有切换到儿童自我,才会让解决问题成为可能。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在婴儿车= P T a X $上安装一个摄像头,去模拟婴儿的视角看世界。透过这个视角,看到周围的人群和物品似乎都变{ 9 m成了庞然大物,紧紧环绕并俯瞰着渺小的自己。因而才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小孩在公众场合里4 ; @ 9 w 8,容m j i 0 s易感到不安,容易黏着– 0 T 6大人。可见,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眼里的世界,往往是大相径庭的。

所以说,转换到儿童状态,思其所思,想其所想,是解决儿童问题的前提。

 

心理学家科胡特将这个过程称为“替代的内省”,即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去思考和感受另一个人(孩子)的内心世界。

 

当父母面对一个“问题K . ^ r |孩子”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孩子:

 

“年幼的我,处在这样的境地,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

 

只有设身处地地看到,感受到,S f & $ 9 s / 9才能真实地共情到孩子的脆弱与敏感,从而采取适当的指引和教导。

 

比如,3岁的宝宝不听劝告,爬台阶摔了下来,哇哇大哭。

 

处于成人状态,你也许会忍不住责怪:“不听劝告,摔了活该,不许哭!”

 

切换到儿童自我,你会想起那_ p M q r h e r 0个因为疼痛而渴望得到拥抱的孩子。然后说:“宝宝一定很疼吧?下次你再爬高高,让妈妈陪你好不好?”

 

如此一来,宝宝的无助得到了抚慰,会更有安全感。

 

比如,5岁的儿子用筷子把饭菜戳得满桌都是,还打碎了汤碗。

 

处于成人状态,你也许会生气地制止:“不许乱戳,不许碰汤碗!”

 

切换到儿童自我,你会想起那个饥饿又兴奋,并想尝试自己吃饭的孩子。然l s C C h t d后说:$ V x“来,我们一起夹菜,一起用双手端起碗喝汤。”

 

如此一来,孩子探索欲得到了理解与支持,行为也得到了规范。

 

比如,7岁的女儿,考试回来,拿了一张63分的卷子,全班倒数第三。

 

处于成人状态,你也许会愤怒地质疑:“这么低的分数,将来怎么考大学!”

 

切换到儿童自我,你会想起那个因为考砸了,想到愤怒的父母就瑟瑟发抖的孩子。然后说:“来,我们找出那个吃掉37分的小怪兽,一起打败它!”

 

通过这个方式,既抚慰了孩子的自责与羞愧,也激发了孩子学习的斗志。

 

所以你看,许多时候一个自我状态的转变,成人眼中的「问题」,反而变成了孩子成长的「契机」。

一切亲子问题的根源,都藏在这部8.9分的电影里

写在最后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经说过,

 

追求完美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的天性。

 

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与父母的初心是一样的,都想追求完美,都想把问题解决掉。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与孩子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执一方,往往解决不了问题。

 

而最好的状态,是父母切换到儿童自我,与孩子站在同一维度,一起探索与成长。

 

这意味着放下成人的固着与权威,回归到孩子的当下,用心去体会,去理9 . S –解,去促成与孩子情感上的共鸣。

 

同时,带着这样一份共鸣,父母会更容易冲破身份的隔阂,坚定而B X S V ~ V 3 B温和地去接纳和支持孩子,陪伴他们攻克难关。

 

如此一来,孩子单薄的臂膀,多了一份来自父母的力量,如虎添翼,TA就可以安心地成长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新闻资讯

今年秋季开学,那些租酒店给学生当单人间宿舍的美国大学…

2020-12-24 15:39:17

新闻资讯

杀死TikTok:扎克伯格社交帝国的阴暗面

2020-12-25 3:39: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